普通人如何應用經濟周期優化投資決策?

ZodiacTrader
Nov 1, 2021

--

全球經濟的發展路徑,本質上來說是一個BOOM-BUST 的循環。在信用擴張,真實GDP長期來看將不斷增長(這個是在全球人口淨增長的前提下)而我們將面對的是間隔為數年到數十年的快速增長以及經濟衰退期。

那麼掌握了宏觀經濟運作的規律,就能夠為我們人生的投資決策以及執行提供相應的依據。我們就能夠依靠宏觀經濟的規律來戰勝市場,並且做到遠離烏合之眾。

我一直和我的學生說過一個比喻。

看上去複雜的人生,或是財富積累的過程,事實上就是一個大富翁遊戲。
在開局的時候,誰佔的土地越多,誰越屌,這意味著其他的玩家過路的時候都需要向你支付過路費。而過路費意味著你手上將持有足夠甚至是超額現金。

然而隨著遊戲進度的發展。尤其是到達遊戲中期的時候,逐漸大富翁變成一個搶地的遊戲,佔領越多的格子,意味著你的對手生存空間將越小。

隨著遊戲進入末期,在前一個階段裡拿出過多現金去購置格子(土地)的玩家將面臨一個窘境,那就是一旦篩子投到對方玩家的土地上,這類玩家往往需要通過賣格子套現,來支付這個對手玩家的過路費。而這意味著,不足的現金流加上不太好的運氣(骰子連續投到對手玩家的格子上)將使得我們不得不連續賣格子(賣房,土地)來滿足我們的現金需求。

而這個遊戲一開始佔優,佔據更多土地格子的玩家或將被逆轉。

這就和我們面對的金融社會有著一些共性以及相似性。

從經濟周期的維度來看,就是任何經濟都會有一個經濟快速成長,從一片廢墟逐步工業化,再到飛速建立起基礎設施,產業鏈並且確定全球競爭地位的一個宏觀過程。

這個過程中個人的財富是逐步加槓桿的。土地和房子往往成為資產的蓄水池,也成為財富增值的關鍵。這部分機遇和歷史帶來的財富,往往並不是那些特別專業化的人獲得的。很多當時的普通人都會大量買入資產,並且增加越多的資產來獲得房地產的增值。

往往一兩套房產在資產價格上的漲幅,就能夠輕鬆超越一個人勤勤懇懇工作幾年所積累下的收入。在這個經濟發展的前期階段,財富迅速地擴大,槓桿和泡沫也持續地在系統中擴張。

當經濟過熱,就會進入遊戲的中期。這個時候我們的使命,並非是誰獲得的賬面財富越多誰就能脫穎而出。往往是需要具備資產以及現金的最佳平衡才能夠最終獲得遊戲的勝利。

玩家,也就是我們自身,需要避免將手頭上的現金過於激進的投入土地或是房產,這意味著我們會非常脆弱,一次加息或是房地產徵稅會直接提高持有這類資產的成本。

因此,成本提高了,自然將直接衝擊我們的償債能力。
一個人拿著工資收入的8成拿去交房貸,那麼他必然具有很低的風險抵禦能力。可能些微的升息,或是房地產稅的徵收,他就將面對償還不上房貸的問題。因為他所持有的現金儲備是不足的。

在經濟進入過熱階段的時候,會有相當多的人在做同樣的事。

但是當經濟進入困境,預期收入降低的時候,這些人很可能就要違約(交不上房貸)同樣的銀行會被迫吸收大規模的壞賬。

如果房地產價格下跌,那麼房貸抵押物的價值也會下跌,這意味著銀行為了補足抵押物下跌所帶來的損失,就會開始對投資者進行CALL LOAN,其實本質就是催補銀行保證金。這意味著很多的房東都要另外湊夠一筆錢來補齊房價下跌帶來的差值。

而這一筆款項最足以讓很多現金流吃緊,預期收入不斷下降的家庭陷入沉重的災難。

這些家庭並非不努力,他們也並無錯誤。
他們只是缺乏對於整個宏觀經濟局勢的把握以及清醒的認知。

上圖為常見的經濟體債務規模對應長期以及短期債務週期的圖標。
這也是Ray Dalio整套槓桿週期輪的核心。

綠線對應的是長期債務週期。黑色的曲線意味著短期的債務週期。所以我們看到一個隨著經濟槓桿債務規模的提升,這個階段本身就包含了很多的小的債務週期的共振。

如果我們把二戰結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後開始起算,事實上我們進入了一個長達50年的債務週期(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而在這個長達五十年的債務週期裡,我們看到了美國1987年的股災,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2008年的次貸危機,2020年的全球疫情恐慌等。這些事件的本質其實就是小債務週期事件的爆發。

對於普通人來說,最困難的莫過於,”只緣身在此山中”。

因為大部分人難以對債務週期或是事件本身做擇時。人類本身是短視的動物,這意味著我們只會對幾天甚至一周內的事件或是市場行情感興趣或是有些認知,而對於大的趨勢我們無法形成足夠清晰的判斷。

而來自於你周圍的大媽,三姑六婆等嘰嘰喳喳的建議,使得你無法形成足夠清晰,獨立的觀點。普通人總是會被所謂的”內幕消息”或是所謂的陰謀論或是周圍人的意見或是”經驗”所把控。

這就是投資之所以困難的原因。因為我們很難杜絕這些觀點的影響,我們或多或少會去受他人所影響。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能夠感知的,只有自己崗位或是發生在自己生活圈里外的感受。其他行業的未必能夠有多少了解。

金融的魅力正在於此,因為金融和各行各業相關。
只要和錢打交道,都會和金融扯上些關係。

所以金融的學問事實上是多行業的學問。

我可能無法做到如同各個專業的專家一樣專精,但起碼我了解這個行業的大致情況,它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回事。

對金融有理解力的人往往也擁有最敏銳的商業洞察力以及對風險的敏銳。

然而經濟學或是金融並非很多人所想如此艱澀難懂,普通人都能夠學會。並且應用簡單的經濟學原理去判斷事物的本質。這個才是我們如何應用這些理論指導並且改變個人命運以及提高生活質量的核心。

知識才是改變個人命運的最重要的因素。宏觀的認知提高了,我們才會意識到除了ABC三個選項,事實上有著D的選項。而往往是這個D的可能性,會讓你真正的改變命運。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