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再次達到債務上限?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ZodiacTrader
Jan 25, 2023

--

這個標題大概是你會從各大媒體雜誌看到的標題,債務危機和金融危機兩個關鍵字,就意味著流量和更多閱讀。 。

1月19日,美國正式碰到債務赤字上限。
即便是New york times下的標題(近期大家都在聊這個債務上限的問題)也是”how bad will it be?”

因為倘若共和皿煮兩黨沒法獲得一致,那麼政府將不得不陷入像特朗普時期的停擺狀態,公務人員的薪資將被暫停發放,同時對於聯邦政府的供應商和外包商來說,也不是什麼好消息,那麼政府將暫時性陷入停擺。 。就如同過去我們所看到的一樣。 。

而這一次美國債務赤字達到的金額是34.1萬億美金。

最糟糕的債務上限事件其實是2011年的那次,兩黨之間的惡鬥進一步導致了評級機構下調了美國政府的信用,最終導致標普指數一天內暴跌了6.7%。

光就提升債務上限這個議題來看,其實本身並沒有什麼值得過多恐慌,或是感到不安的地方。如下圖,美國如何”習慣性拉高債務上限”。

因為美國政府是習慣性提高債務赤字上限,這幾十年來都是如此。
光20世紀以來,美國政府就完成了90次的拉高債務赤字上限:

裡根總統提高了18次。
克林頓8次
布什7次
奧巴馬5次
特朗普1次

所以提高債務上限其實根本就沒啥好擔心的,反正老美天天拉高債務赤字,就沒想著償債還錢。

現在美國財長耶倫防止美國違約的措施是:
1. 美國財政部使用兩個政府運營的退休基金(公務員退休和殘疾基金和郵政服務退休人員的健康福利基金)作為財政資源,此舉將使財政部在整體債務水平無法提高的情況下,能夠繼續付款。
2.債務發行暫停期從1月19日開始,將持續到6月5日。

現在的問題是,共和黨想要通過逼迫民主黨接受減少支出,償還債務,不做到這些,就不同意提高債務赤字。那這意味著民主黨是不可能妥協的,但是現在有個更大的問題,就在於民主黨自身也是分崩離析,民主黨自身都無法取得一致性,所以有一部分的民主黨人等於是在給共和黨人助攻。

但對於全球投資者來說,我們更在乎的並非是是否政府將要陷入停擺,國際投資者更加擔心的是以下的問題:

1. 美國政府是否構成違約(意味著無法支付國債的利息)如果這些債務違約了,那麼對於投資者來說就是一個極大的利空,這也意味著標普將往下暴跌並且有更高的市場波動率。

2. 兩黨惡鬥是否導致政府陷入停擺,甚至進入更大的麻煩?更長的所謂”特別措施”,或將引發更多的蝴蝶效應。

3. 分崩離析的美國政壇現狀將導致更大的分歧以及不確定性,而不確定性正是整個市場最害怕的。簡單來說,借新還舊問題不大,問題大的是,兩黨不想坐下來好好談,拿著全體聯邦職工的錢陷入曠日長久的辯論,進一步引發信用評級下調甚至是資產的拋售,對於後續的美股市場意味著更高的風險。

4. 如果兩黨遲遲無法獲得共識,提升債務赤字上限,按照美國政府手上的現金儲備來看,最多撐到8月。要發債才有現金拿,你不批債務赤字上限拉高我怎麼多發債呢?

5. 債務上限之爭或將使美聯儲的量化緊縮(QT)計劃陷入泥潭。美國財政部現金餘額的消耗,將稀釋美聯儲計劃的效力:減少的美國國債和MBS的規模,會被財政部的主要支付賬戶Treasury General Account(TGA)抵消。
基本上每一次債務赤字就像是共和黨的傳統藝能,算是幾年一次的特別節目,鬧一會兒之後就會在正式違約前幾天達成一致,然後財政部才能發債。共和黨一直想要把美國高昂的政府開支壓下去,但是對於民主黨來說,這是完全無法接受的。

而現在共和黨對民主黨發起總進攻(亨特拜登小視頻神助攻),馬斯克入主推特後放了一堆的料,導緻美國司法部門DOJ不得不去查自家總統的那些人人皆知的破事,這些都導致了現在兩黨的談判不可能順利,對於拜登總統的經濟和政治政策,民主黨內部也有很多的不認同以及分歧。在特朗普被趕出去之後,共和黨一直處於差點瓦解嗝屁的現狀,共和黨好不容易撿到槍,加上這一次通脹,QT以及司法部調查的現狀,共和黨是有可能拖久一點的。
因此對於投資者和交易員來說,還是要做好風險對沖和保護的準備。
我將在星球公佈接下來的行情以及重要的交易策略。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