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漲的”罪魁禍首”:ETF基金
ETF有可能是21世紀以來華爾街最廣泛,吸金規模最巨大同時管理資金規模最多的一個金融創新。 ETF帶給大量投資者便利,其本身不但降低了交易指數產品的門檻,同時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流動性。 ETF期權的交易規模同樣龐大,
無論是上證50ETF期權還是300期權,或是美股的SPY,或是IWM ETF期權,
都為全球交易者以及投資者提供更低門檻更易交易的交易品種。同時ETF的規模化也成為了指數擁擠交易以及投資的主要原因。 ETF的出現同樣使得大量的資本集中於指數,同樣推高著大盤。
ETF作為新型的金融工具同樣也為金融市場帶來一系列的”副作用”。
其中最為可怕的莫過於大量擁擠買入ETF而導致的”踩踏效應”。
巴菲特和美國宏觀對沖基金經理的”世紀之賭”結果證明了大部分的對沖基金經理仍然無法擊敗指數基金的表現。因此既然對沖基金經理無法戰勝指數,那不如加入投資ETF的陣營吧。
而這正是如今美股市場風險的主要來源,大部分的基金經理手上都握著大量的指數基金,而一有風險事件或是風吹草動,伴隨著巨大的拋售,就有可能引發進一步的踩踏事件。
如今全球基金經理正在進一步擴大買入並持有ETF的規模。而ETF即將在七個月內吸引到歷史以來最高的資金規模:4,830億美元。這可能會在幾週內打破2020年創下的4,970 億美元的資金管理規模記錄。
在這一ETF資金規模的歷史性激增中,共同基金行業出現了歷史性的大規模投資者資金贖回。
ETF資金流動圖表
美國 ETF 即將打破 2021 年創紀錄的全年流入量
長期以來,投資者一直在轉向更便宜、更易於交易和更節稅的投資工具。現在,即使是最有名的基金經理也在推出ETF以保持和大盤或是板塊之間的相關性,而一些基金經理 — — 比如先鋒金融集團Vanguard Group — — 正在為他們處理客戶從共有基金轉換至持有ETF的訴求。
美國 25 家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幾乎都提供或計劃推出ETF類型的產品。資本集團是其中最大的金融機構,沒有之一 — — 它打算很快加入ETF俱樂部之中。
ETF是集中投資者現金的創新型金融工具,就像共同基金一樣。不同之處在於他們這些ETF像股票一樣全天交易,這種工具最大的好處是:節稅。這些ETF通過與不同的金融中介機構交換資產 — — 以幫助他們的客戶減少或是推遲納稅義務。
最早的ETF最初在30多年前創立,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這類ETF資產的受歡迎程度激增。在殘酷的經濟後果中,對基金經理的不信任加劇,投資者被主要被動和透明的 ETF 所吸引,到2010年,美國基金的資產管理規模翻了一番,達到1萬億美元。
歷史正在重演,去年的 疫情爆發引發的市場崩盤又衝擊了一次ETF 市場。
美國的基金資產已躍升至創紀錄的 6.6 萬億美元,高於去年拋售高峰時的 3.7 萬億美元。 ETF 在 2020 年增加了 4,970 億美元的新現金,而共同基金的淨提款額為 5,060 億美元。
下圖為ETF資金流入以及共有基金流入對比圖。
紅色為ETF
黑色為共有基金
先鋒金融集團(VANGUARD)持續主宰ETF市場。
排名第一的是管理規模為2,390億美元的Vanguard S&P 500 ETF (股票代碼VOO),今年管理規模迄今已增加290億美元,而規模為2,560億美元的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 (VTI) 以213 億美元位居第二。
貝萊德公司的 iShares Core S&P 500 ETF (IVV) 緊隨其後,管理規模為129 億美元,然後是 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 (BND),管理規模超過 120 億美元。
Vanguard 的大部分錶現都歸功於最低價格和跨交易平台的易用性,然而仍然有資金持續從VANGUARD流向更便宜的ETF以及金融工具。同樣的有更多的共有基金正在嘗試轉變成為ETF,並且改變其架構。
今年3月,美國第一家共同基金首次正式轉換為ETF。最初的轉變是由一家小公司完成的,但這個轉換服務已被量化巨頭 Dimensional Fund Advisors迅速地擴大其市場份額,現在Dimensional Fund Advisor已經成為該領域的先驅 。
這家總部位於德克薩斯州奧斯汀的公司管理著 6370 億美元的資產,已經將大約 290 億美元的資產轉移到 ETF 中,並有更多計劃。在去年年底成功推出三隻 ETF 之後進行了轉換,這些 ETF 本身在短短幾個月內就籌集了 10 億美元的資產。
來自共同基金的大量現金資產可能存在自然限制。整個美國的退休制度都是圍繞著這些共有基金的結構而建立的,這意味著對於許多投資組合來說是不可能改變的。
與此同時,共同基金今年也坐擁管理規模的新增淨流入。而股票類資產規模已經流失了2060億美元,但那些專注於固定收益的產品 — — 積極的資金管理仍然占主導地位 — — 該管理規模增加了3020億美元,幫助創造了890億美元的整體淨收益。該行業的確切資產仍在20 萬億美元規模左右。
與此同時,ETF市場在未來可能仍面臨更多資本市場方面的限制。三個基金經理 — — 貝萊德、先鋒和道富公司 — — 約佔市場的 80%,而且由於ETF市場發展過於繁榮,他們現在控制著美國公司的大部分流動股份。
如下為ETF市場的三巨頭以及其對應的市場規模
Big Three
如圖,以上”三巨頭”總共擁有標準普爾 500 指數公司約 22% 的股份,這個數據遠高於2008 年的 13.5%。這樣的增長是巨大的。
更大、更成熟的ETF金融工具往往會吸引更多的現金流規模,因此隨著現金流的持續湧入,而這個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股票ETF已經打破了其年度流量記錄,吸引了 3,670 億美元,而 2017 年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3,330 億美元。
而正是ETF市場持續的吸引來自全球的資本,持續推高著標普指數,並且創下歷史新高。
歷史性的股市上漲使這一壯舉成為可能:美國基準指數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屢創歷史新高。
另一個吸引人的是明星資產經理凱西伍德(木頭姐)。在圍繞機器人或電動汽車等趨勢的主題投資熱潮中,她的公司方舟投資管理公司的八隻ETF今年已籌集了 153 億美元。
而持續的ETF狂熱對於其業績的提升也有所幫助:伍德的基金去年在美國名列前茅。除了她在吸引現金方面的成功外,這使她成為ETF主動管理的典型代表。
凱西效應:
主動管理型ETF的發行數量正在超過被動型ETF
隨著主動管理型基金推出的數量增加,有近 142 只。而活躍產品的發行量為 65 次,這將是它們首次首次與指數掛鉤的數量的數量。
流量解釋熱潮:在美國市場的4%左右,ETF佔地約收入現金的10%左右。
在過去三年的運行中,ETF指數基金的表現只達到了巔峰。由於去年3月的以清白爆發將世界經濟拖入監管,資金外流的成都也相對溫和, 從而導致了全球股市暴跌,現場的投資者從共同贖回了近 3570 億美元。而 ETF 的募捐者,只有區區 170 億美元的美國規模。
隨著ETF市場的盛行,人數眾多的ETF謠言我們正在大量掌握著著以及美股市場。隨著趨勢普指數的增長,我們將在未來的未來高度的系統性風險爆發。
通过订阅星球可以更系统性的去理解全球地缘政治以及交易的核心。星友大多数都是机构的专业投资者以及硬核的人群。
越早建立投研国际观越早能够改变格局,一顿火锅钱改变自己的思维加强自己的金融能力,何乐而不为。在未来竞争越发激烈的时代中,你需要通过金融的能力赚钱,改变自身的命运,收获真正的思想自由,财务自由!
请关注小号,搜索微信公众号:灰岩国际咨询,防失联,谢谢!
未来我会更多在新号上面发布文章!
最后给大家发个福利,D君这里可以低佣开A股,
龙头券商,万1.2开户,期权手续费2元一张(含规费)。
欢迎加微信:1185199221
咨询,备注灰岩科技粉丝可享更低佣金优惠。
开设期货交易账户,可加微信:Linfeishi1990
开户用户请注明灰岩金融科技用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