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這才是聯準會降息的真實原因
“我和我的同事們堅定地致力於實現我們的雙重使命目標,即充分就業和價格穩定,為美國人民謀福利。”
這是鮑威爾在12月18日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新聞發布會上所說的話
(ref: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ediacenter/files/FOMCpresconf20241218.pdf)
他用類似律師的陳腔濫調做出機械式的發言:”看,我們按照你們的要求做了。”
然而,這次他的話顯得有些蒼白無力,讓華爾街的分析師們感到困惑不解。分析師們的邏輯是這樣的:如果聯準會的目標是物價穩定(即將通膨控制在2%)和就業穩定,那麼為什麼聯準會現在不打擊物價上漲(即通膨)呢?打擊通膨意味著聯準會應提高利率,而不是降低利率。
目前,以最廣泛關注的指標 — — 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衡量的通膨率正在上升,而不是下降。 11月的CPI數據顯示,年增了2.7%,而9月的周期低點僅為2.4%。
進一步顯示通膨壓力的加劇,鮑威爾也提到,聯準會偏好的通膨指標 — — 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 — — 正在以2.8%的速度上升,比CPI的水平還要高。
到這裡為止,我們都能達成共識:通膨是美國當前最嚴峻的問題,而聯準會應優先應對通膨。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鮑威爾出人意料地來了個”劇情大反轉”,鮑威爾的最終決定竟然是降息而非升息。
“在今天的會議上,委員會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下調1/4個百分點,至4%到4.5%。”
https://www.federalreserve.gov/mediacenter/files/FOMCpresconf20241218.pdf
任何一名經濟學專業的一年級學生都知道,降低利率會助長通膨,而不是遏制通膨。在通膨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聯準會的這一舉動讓人費解,毫無道理。
於是,華爾街被震驚了,債券市場陷入混亂,全球分析師和觀察者紛紛撰寫長篇文章批評鮑威爾誤判金融市場。
然而,和華盛頓的大多數事情一樣,鮑威爾的舉動與其說是出於金融和經濟考量,不如說是出於政治考量。要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回顧鮑威爾”遊戲規則”的起源。聯準會的”雙重使命”從何而來?為什麼聯準會的核心目標是”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