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員的必備思維框架
很多讀者跑過來問我書單,或是找我說自己讀了大量的投資書籍卻苦於無法建立有效的投研體系。在此這篇文章作為一個拋磚引玉之用,幫助讀者們去理解全球宏觀交易的內核是什麼,究竟需要建立怎麼樣的知識體系才能有效幫助自己在金融市場上生存。
首先交易的本質和任何一種商業一樣。
交易有其成本,也有對應的風險。
交易和任何一種技藝一樣,不僅僅是基礎理論的學習,同樣也包含了對於自身紀律以及行為的約束,修煉,也包含了實操。因此讀過多的書但從來沒有skin in the game對於理解做交易沒有太多的好處。
同時交易系統,或是所謂的策略有多種的獲利方法。
每一個基金經理,或是交易員,都在獲取屬於自己的不同的alpha(超額收益)就像是江湖一樣,各立門派,在金融市場中獲利,各憑本事。
你或許無法精通所有的獲利方法和系統,對於你來說只要找尋到一種資產標的,並且熟悉幾種金融工具,就能夠逐步依靠運用這些策略獲利。
有些交易員尋找大的主升浪以及趨勢。通過股票或是期貨賺錢。
有些交易員押注數字貨幣,或是押注比特幣之類的虛擬資產擴大收益。
也有些交易員通過尋找價差來穩定套利,一次雖然賺的有限,但是這種套利交易員可以反复薅羊毛。
同樣也有交易員通過量化套利的方式,建立數學模型,來嘗試捕捉市場超賣或是超賣來建議交易倉位。
這個市場上存在各種各樣的方法去獲利。
在讀者衝進去摸索這些五花八門的策略或是所謂的”交易聖杯”之前,我一直倡導的,就是首先你需要理解資產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驅動資產價格背後的驅動力(driver) 是什麼。
而不是僅僅只會看MACD均線或是幾根蠟燭圖打天下。
現在金融市場上有太多完全不理解金融市場的運作原則,然後只憑技術分析打天下,並且妄圖通過幾根蠟燭線或是PRICE ACTION盲目交易數種資產最終爆倉虧損的交易員。
我一直在強調,技術分析在於市場擇時方面是非常有用的,但是技術分析往往只占到交易的20%。因為你的倉位管理,你的風險管理,你對於後續市場走勢的預判,以及對於交易機會的識別,都是建立在你紮實的基本面知識之上的。
而之所以技術分析佔據市場的主流,那是因為大部分交易裸K的交易賬戶,都往往做日內波段,然後賬戶的規模也偏小(5000美金以下),這導致這些交易外匯CFD合約上了槓桿,或是交易虛擬貨幣的CFD的小散無法做更長的波段,往往幾個回調就足以毀滅你們的賬戶。
或是交易期貨的,感覺自己交易一個品種,也是滿倉,今天賺了錢歡天喜地,明天出現回撤就爆倉。這些是新手在金融市場中的常態。
而問題在於,你們對於交易的合約以及槓桿的運用一無所知。
對於這部分的散戶,他們永遠只有一種資金管理的辦法,就是瞎JB ALL IN.
為了避免淪為市場上被K線玄學荼毒,成為一個脆弱的韭菜,
在理解了這些最基本的經濟學原理,資產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邏輯聯繫之後。
把基本功修好
你需要建立如下的知識體系和框架:
1. 外匯知識體系(美元/歐元/日元/新興國家貨幣等)
2. 衍生品知識體系(期貨,期權,遠期等)
3. 股票知識體系(週期股,進攻股,防守股,分紅股等)
4. 倉位控制體系(動態加碼,減碼,如何止盈/止損,KELLY FORMULA)
5. 交易紀律體系(交易心理,如何減少偏見以及執念等)
6. 大宗商品知識體系(原油/鋼鐵/黑色系/農產品/貴金屬等)
7. 理解波動率(希臘字母,波動率微笑/smirk,波動率結構等)
8. 技術分析體系(常用的關鍵指標,入場位出場位,趨勢線,阻力線,形態等)
9. 貨幣政策體系(理解全球貨幣政策框架/央行政策/常見財政政策/一籃子貨幣工具的理解)
10. 基本的經濟學知識體系(芝加哥/奧地利學派/凱恩斯/古典凱恩斯等)
11. 風險控制知識體系(動態希臘字母管理,對沖方法,構建高盈虧比交易等)
以上的知識是非常建議投資者逐步去建立並且學習的,當然我在這裡有所保留。
上面的知識體系應該可以給讀者提供一個足夠實用的大綱。當然有些人問我,為什麼沒有財報分析或是價值投資?
我會這麼回答你的問題。
首先價投,如果你的本金沒有到100萬,我覺得你做價投沒什麼意思。因為你首先放不久,這筆錢你其實也就是放個幾個月拿出來賺快錢,你根本不是在做價值投資。
而且巴菲特這些基金經理,本身資金體量就足夠大,或是PETER LYNCH這類本身足以推高股票價格本身。對於廣大非機構的散戶來說,首先你沒有那個戰略定力把大筆的錢投在一家低估的企業裡,等個三五年再賣出。大部分人是要吃飯的。
不要做那種看了財報分析,覺得自己在價投實際上是在做幾個月投機就出來這種事。
一般的價投標的都需要比較長的時間維度才能跑出來。如果沒有這種耐心和戰略定力,十分不建議跑去學這個。
當然如果你本身就是金融機構的基金經理/ 企業高管/分析師/或是高淨值有閒錢有耐心投資的人士,我會建議你們讀財務分析類的書籍。我的建議是把所有大的企業舞弊全部复盤一遍,那麼你們對於財務指標造假應該會有更深的理解。
我個人本科學的就是會計,所以對於我來說,我有ACCA以及CPA的一些基礎。但是你們會發現在做短期的投機交易中,這類財報作用不大。除非你是專門在美股押注財報押方向的那種交易者。那麼對這部分人來說,持續大量的閱讀財報是非常必要的。
交易本身絕對不是什麼天天在深山老林裡講境界動不動講什麼怪力亂神這種鬼的,交易的本質是一種精密的科學。它的本質和任何一種運動競技一樣,它是一種思維博弈。
交易更是一種決策科學,通過更好的理解量化風險,不斷的優化我們的思考以及消化信息邏輯的方式,我們得以更好的做出更好,更為優質的決策。同樣的我們也能更為成熟的面對自身的錯誤,優化我們自身的行為模式。
這就像是職業的撲克牌手,決定他們輸贏的有可能是運氣,但是更多的是平日的訓練,以及不斷在比賽的過程中優化自己的策略以及生存機制。
交易不是一種玄學,它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價格的行動,理解波動率運動的本質,同時理解金融市場的深度架構。我們通過交易以及金融知識的深度積累,才會真正開始理解全球地緣政治,金融系統的運作方式。
這也是我不斷分享我的知識給各位的原因。
可以加入深度的交易社群,知識星球獲得更多深度交流以及乾貨。當然,如果你今天連小小的代價都不願意付出,那麼你可能要在金融市場中付出更慘烈的學費,那就不是這個價格了。
學習的本質就是不斷對沖無知的成本。
無知是金融市場中最巨大最恐怖的隱形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