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的本質

ZodiacTrader
Mar 10, 2022

--

俄烏戰爭的本質是意識形態的對立。同時也是反美力量VS美國戰略同盟的一場大規模的博弈。在這次之前,這兩股力量就多次交鋒,而烏克蘭戰爭這一次更算得上是一個決戰。只不過是,美國戰略同盟不費一兵一卒,不斷供應源源不絕的武器和彈藥,通過支持一個軟弱的演員總統,來將無辜老百姓作為博弈的籌碼。
烏克蘭人民保衛家園的意志以及勇氣令人敬佩。

但是烏克蘭之所以淪落今天的處境,也和軟弱無能的領導層無法脫離關係。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弱肉強食的國際地緣政治不變的硬道理。
在國際政治的棋盤裡,弱國的領袖注定沒有資格去存在任何幻想和天真。
到如今烏克蘭也只能放棄加入北約,同樣的也仍然被歐盟拒之門外。

歐盟的態度很明確,那就是,我們幫你們結束戰爭,你倆別打了,趕緊坐下來談一談。加入歐盟嘛,至少也要10年,要不先別談,咱先緩緩?

澤倫斯基這麼多年的努力看上去就像一場笑話。那就是一個盲目去跟隨,毫無主見也沒有任何國際政治博弈能力的所謂領袖,在拿老百姓的命,去換烏克蘭暗淡的明天。

沒有人喜歡戰爭,也沒有人應該鼓吹戰爭。如果挨打了,那要還手。如果是不義的戰爭,不予支持。別人家的家事,相信別人家會處理好。發動戰爭並不難,難的是結束一場戰爭。一場戰爭的代價可以非常高昂。如果戰爭打響,最大的善,就是盡快結束這場戰爭。

如今互聯網充斥著極端的言論,要么支持XXX就是正確,要么支持XXX就是錯誤,而戰爭這種東西,今天不是打在你我家門口,恐怕我們沒有任何發言權。

這本是一場可以避免的戰爭,或是一個所謂的軍事行動。
說他是軍事行動是因為普京的確沒有任何名義去干涉烏克蘭的內政,畢竟烏克蘭在蘇聯時期就是以加盟國的身份存在。它的客觀國家主權是由蘇聯就認證了的。因此對他國的特別行動,就像是曾經美國人對科威特,或是阿富汗所發起的”反恐戰爭”,或是”特別行動”一樣,本質都是戰爭以及侵略行為。
也正是因為如此,普京只能夠不斷甩鍋給蘇聯。
並且和蘇聯劃清界限。

在這個時代,因為美國人創造了這個詞”恐怖分子”導致各國的軍閥,以及領導人,都紛紛效仿。它成為了這個世紀以來最為方便的發明。這種稱呼方式杜絕了戰爭的恐慌以及醜惡。成為了赤裸裸暴力的遮羞布。

而這場博弈以及沖突的起源來自於美國政策以及各個層面的軟弱。作為老牌老大哥,美國是一戰和二戰的直接受益者,美國同時也建立了一套世界霸權體系,不斷通過北約以及聯合國等軍事以及政治組織壓縮俄羅斯長期的外交空間以及國際地位。

美國在很多方面也是”惡”的存在。
骯髒的政治以及腐敗的憲法使得如今的美國腐敗不堪,並且不斷遠離美國最初的憲法精神以及立國精神。而這些都是對於美國新生不滿力量的來源。
美國一直都在不斷打壓普京以及俄羅斯,因為他們心裡非常清楚,如果俄羅斯恢復實力,將是絕對不可小覷的有力競爭者。而美國的霸權在這小批人手裡,他們的權力以及地位不容他人挑戰。

美國不斷拉攏自己的盟友,通過民族主義以及自由等名義分化不同的派系,為自己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帶來巨大的利益。通過扶持ZF以及瓦解市場本身達到金融殖民,最後將一個國家的寶貴財富瓜分給一眾超級利益集團。
當然包括俄羅斯自己,也是一個超級寡頭經濟。

那些從畸形的俄羅斯經濟中掠奪資源,獲取大量不知名財富的超級巨頭,比如說阿布等,他們的財富來源令人感到困惑。同樣這批人也從這樣的經濟制度中逃脫出來,他們比誰都更能理解俄羅斯系統內部的腐敗,這樣的經濟體,假設你我是俄羅斯人,手裡拿著盧布,想必你會相當沒有安全感。

俄羅斯持續著他在經濟上的脆弱,普京並未像很多人設想的那樣勵精圖治,或是嘗試轉變俄羅斯經濟脆弱的基本面,並且扶持強大的企業和華爾街甚至是美國的產業競爭。普京所宣稱的20年,他將歸還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從現狀來看,他並未兌現這個諾言。

整個俄羅斯的經濟增速,也僅僅是修復了葉利欽在位期間的經濟問題,並且將危害整個俄羅斯的金融財閥逐個乾掉。

然而從經濟結構上來講,俄羅斯仍然是過度依賴基礎工業,能源出口以及軍火產業。

這張圖可以看出俄羅斯的出口結構的構成。
輸出天然氣,原油以及礦產仍然是其出口,創造外匯收入的大頭。

盧佈在這十幾年來一直處於不斷貶值的狀態。
如此脆弱不堪的經濟真的很難誇獎普京的經濟治理能力。
相信這邊有些人會直接黑我。但是我無所謂。

我的看法是:普京的確修復了葉利欽以及前任所造成的經濟問題,防止俄羅斯經濟進一步變成寡頭化,並且有效恢復了俄羅斯的經濟結構。但是普京仍然沒有嘗試為俄羅斯尋找新的產業升級的路線。中小企業的活力並未釋放完全。匯率也難言穩定。

美國一直以來對於這部分有潛力成為超級強國的力量一直是保持著非常謹慎的態度。即便俄羅斯有著先天的優勢,豐富的資源儲備, 強大的戰鬥天賦以及戰鬥意志,在經濟上的弱勢制約著俄羅斯的影響力。

作為蘇聯解體後獨撐大局,並且強硬統一大俄羅斯的意識形態的領袖而言,他花費巨大的精力在不斷拉攏歐洲,並且滲透包括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前蘇聯加盟國,意圖建立一個更加大一統的俄羅斯。這個俄羅斯的本質並非蘇聯,因為普京本身並非是GC主義的信徒。他更多是一個實用主義者,精明強幹的,受到俄羅斯人歡迎的領袖。

作為有深厚歷史底蘊以及堅強民族性格的俄羅斯人,注定無法被美國的意識形態所全面同化。普京也無意走回斯大林列寧等人的蘇聯瓦解之路。要重構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就必須拿下烏克蘭。因為拿下烏克蘭意味著俄羅斯能夠建立更強大的海軍,並且同時在烏克蘭的基礎上興建一系列的軍火產業。

普京的算盤是他篤定美國不可能冒著雙線作戰(中-美)以及(美-俄)的風險出兵。它對於民主黨的軟弱心中有數。而崛起的中國的掩護下,如果能夠趁著美國在歐亞的戰略空窗期出兵烏克蘭,並且快速拿下烏克蘭,那麼俄羅斯就能夠在全球博弈中有更多的話語權以及威懾力,最重要的是,吞併烏克蘭的俄羅斯再次擁有了內循環的能力,它的軍工以及能源產業將更上一層樓。

同樣的擁有克里米亞和烏克蘭,對於整個黑海的戰略控制能力也會飛躍。
然而普京沒有料到並且做出錯誤預判的是,烏克蘭人民的抵抗意志非常強烈,同時歐美在金融領域制裁俄羅斯的措施非常強硬,同時金融方面的製裁還在不斷升級。當然俄羅斯能夠選擇持續打仗並且對歐洲禁運天然氣,或是禁運一些如同化肥一樣的核心資源,但是相比於陷入持久戰的損耗來說,對於俄羅斯來講收益並不大。

第一是作戰暴露了俄羅斯軍隊的核心問題。包括武裝和軍備。畢竟俄羅斯也是軍事強國,在面對烏克蘭的抵抗下,戰況並未如大部分人所預期的單方面碾壓。俄羅斯仍然是損兵折將。

第二是俄羅斯金融制裁之後,俄羅斯的經濟恐怕會倒退幾十年。沒有了外資的持續注入以及缺乏歐洲訂單的支撐,俄羅斯的經濟將陷入困境。

第三是俄羅斯恐怕無法完全達成自身的戰略目的。國際社會的介入以及製裁使得普京陷入腹背受敵的地步。烏克蘭戰爭的代價是巨大的,普京通過這個冒險的舉動,截至今日並未達成多少戰略目標,相反整個烏克蘭變成了巨大的黑洞,在不斷吞噬俄羅斯的資源,資金以及軍事力量。

美國以及一幫精英們背後想得很清楚。
畢竟和普京鬥了這麼幾十年,他們一直在找機會可以一勞永逸地扳倒普京。了卻這個心頭大患。通過烏克蘭設了這個局,請君入甕。

如今普京能做的只有輸出通脹,並且通過能源持續給西方金融市場施加更大的壓力,來讓西方上談判桌,並且逆轉一部分現在俄羅斯內部,外資不斷撤出的嚴峻形勢。或者是讓中俄採取更加深度的經濟合作,逐步締造一個去美元化的經濟架構,讓更多成員國藉此加入,並且削弱美國的霸權。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