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半導體還能撐二十年嗎?
張忠謀近期說,台灣的半導體競爭優勢將在二十到三十年消失,個人認為這個說法還是相當委婉,相當注重我們台灣人的內心感受的。
以下我言詞比較直接,玻璃心請直接划過,然後YT搜索台灣好棒棒。
#台積電 #張忠謀 #台灣 #政治 #經濟 #半導體 #投資 #理財
事實很可能比他所說的要更加嚴峻,怎麼說一個產業能夠持續吃幾十年已經非常不易,半導體產業至今已經非常不容易。回台兩年持續的觀察我的看法已從疫情爆發的樂觀徹底到部分的悲觀。
我會從以下幾點來論證我的看法:
1. 台灣對於外來文化,移民的低容忍和包容度+移民署在移民政策的雙重標準為新移民創造財富增加巨大難度。
這個我還發布過視頻分析過,如今世界各個發達經濟體都在高利率的時代搶人,搶資本,尤其是日本和加拿大,為了彌補勞動力不足和老齡化的趨勢,釋放出重磅的政策利好去吸引來自海外的住民。自從香港的事件爆發後,曾經港人視我們為手足,我們嘴巴上講一套,實際上港人帶錢帶技術,帶資本,拖家帶眷來台得到的卻是遙遙無期的暫時居留身分,而且無法工作。在學歷上的認定甚至連英國學歷都不予承認,種種限制和居留條件極度缺乏透明度導致這些港人處在大量資金卡在公司或是店面,身分證又下不來,資金只出不進長期留血的尷尬狀態,這些港人學歷不受認可,又無法找到工作。甚至我有香港德高望重醫師朋友來台,發現其英國學歷不受認可,憤而離台的案例。於是港人只能帶著失望,敢怒不敢言,在遭受我們相關部門的雙標後,開啟二次移民英國/加拿大的進程。
說好的“手足”和“兄弟”?
2. 台灣真正具備有國際化的認知度嗎,有關當局的所謂台灣國際化,究竟是不是假大空的口號,無論是從旅遊還是金融系統,都開始落後:
我必須說,我在東南亞,日本,英美都有生活經歷,更多的人認識泰國和中國,而非台灣。除了對政治議題有一定關注度的老外,一般不太分得清“Thailand”和“Taiwan“的區別。
即便在日本,馬來和新加坡,對於銀聯,簡體中文字的支持,也遠遠高於封閉的台灣支付系統,以及繁體中文,相信去日本旅遊的朋友都有所體認。
我有許多國家的朋友,都和我抱怨過台灣刷卡,不需要所謂的pin code,也說過台灣的銀行支付系統極端落後,仍然需要大量的paper work,我在台灣的銀行辦事,往往都至少需要耗費起碼1個半到兩小時時間。境外的信用卡,銀行卡在台灣做支付,甚至都不需要簽名和密碼,這是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何台灣本土的詐騙屢屢無法禁止,這些和政治獻金和過去台灣整體政策偏向地產和鼓勵炒房的政策環境有著很高的關聯度,這邊就不點破。
這些法律環境和不力政策使得台灣喪失國際旅遊市場,嚴重依賴對岸的旅遊市場,畸形的法律環境和政策環境使得台灣成為詐騙者的天堂,而非國際資本的安全港(大家可以自行查閱國際資本有多少投資注入台灣,以及全台灣有多少家外商vc)。
3. 頭重腳輕,產業圍繞半導體,在其他行業嚴重空心化,缺乏配套的政策。
這麼多年來政治人物一直是在翻炒冷飯,年輕人不太懂得算經濟賬算政策帳,就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喊口號拉選票。這點是不論黨派皆然,核心政策基本上都是繞開核心利益集團,在邊邊角角的地方吵半天,最終台灣的社會型態缺乏正常的上升管道。年輕人的薪資結構無法上升,房價又在不健全的偏向炒房者的環境裡不斷往上。產業沒有發展,外資沒有注入,薪資怎麼可能見長?薪資沒有提升,整體經濟就會把所有雞蛋放在半導體這個籃子裡,增加巨大的風險。
4.台灣如今的本質經濟模式,離不開半導體,而半導體的核心優勢,除去技術之外,最核心的在於我們台灣的工程師性價比高,能加班而且廉價,當兩岸風險上升,當其中的風險高於這些工程師能夠省下的成本的時候,資本就會跑路,不要以為資本會和我們共存,這不現實。
遲早有一天,我們要面對,工程師,技術,資本大量外遷(現在已經正在發生),半導體行業失落的現實。這也意味著過去能夠做工程師翻身,未來如果產業空心化,總體經濟將更加弱。政府再不做事,我們就等著喝西北風。
種種以上,當我們還在演算法,在YT頻道大量鼓勵台灣的假民主,真躺平的這種好棒棒內容,真正的芒果乾才會出來,一人一包。政黨一直喜歡利用年輕人好騙,好用的特性,把台灣的未來吃干喝盡。我們年輕人要去認知到,正是這些不思進取,坐吃山空的老混蛋,老油條,老色鬼透支了我們台灣的未來,我們最終,還是要自己去爭取,而我們的後代,也不得不去面對。
所謂大人,不一定比我們成熟,或是懂事。
很可能他們比我們更糟糕。
屆時,你們就會明白,張忠謀此時在做的,是給你們做心理按摩。
這樣當你們說台灣好棒棒的時候,未來不至於過度悲傷,心態上無法接受,甚至去討伐曾經的半導體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