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亡以及爆倉
首先我一直是全網最早警示大宗商品價格過高恐傷害實體經濟的博主。而先前經濟學圈子一直在講一個鬼故事,就是所謂的通脹,到底有木有,這件事,直到耶倫奶奶(如今的美國財政部長)說漏嘴,這個事兒才算實錘了。
而這件事一直都符合我的預判,這個通脹我也寫了挺久的。
此文可點擊下面鏈接:
可以注意一下後面兩篇文章我發出來的日期,然後你們自行去和其他的所謂宏觀交易類博主做個比較。我所有發布的觀點都是原創,而且都有時間記錄,所以你們可以去驗證我預判的準確度。
我一直不是什麼事後諸葛然後馬後砲的金融作者。而問題在於每次我提醒風險的時候會早於烏合之眾的集體行為。甚至是早於絕大部分金融機構的反射弧。
甚者當時認為,大宗商品仍然見漲,不應該輕易止盈。
然而我個人認為很明顯,大宗商品的頂部已經出來,而我押注的是監管必然會出手,美聯儲也會提前行動,甚至比眾投行更早開始出來加息。
一來我本身就在為我的投資者賺錢,二來我每天都在感受市場的不同指標和情緒,因此我天然就會對價格以及投資者的集體行為敏感。再者我屬於喜歡做黑天鵝事件,意味著高賠率,押注厚尾事件的交易者,而我在衍生工具上面的所學淺薄知識能夠幫助我駕馭市場中的波動率。
我反复講過多次,獵人,業務和交易員都是習慣於不確定性中的職業。而在不確定性中磨練出穩定的技術,以及擇時系統才是交易的重中之重。而這次眾多幣圈加了無數槓桿的散戶,最終面對幣圈交易所的”斷電””斷網線”等各種蠻不講理的行為,最終也只能認賠出場。
你猜得到開頭,卻猜不到結局,而這恰好是交易的魅力。
如果不能及時認清楚風向正在轉向,那麼槓桿能夠成就你,也能夠毀滅你。
永遠記住這點。
寫作實際上是個負收益的事情,要往外掏東西,寫深了別人看不懂,寫淺了別人覺得你特LOW,學數學係出來做期權的菜鳥又覺得你怎麼都不講講Exotic 期權,怎麼不表演心算隱含波動率?
你寫了A股,別人覺得你只會A股,你寫了美股,別人說我整不懂美股你講點人話,然後寫幣圈,人家覺得你還Low
有時候寫寫哲學,文學別人還沒讀過,所以真的是挺無聊的,沒啥知音,寫半天別人要看的只是代碼。在此和讀者說下,要給讚賞別老一塊錢一塊錢給,你要這麼給,真沒意思。是不是我缺這一塊錢,顯得你給了這一塊錢還好大方,以後給一塊錢的直接拉黑了啊,不如不給讚賞呢,又不缺那點讚賞。
從這些近期曝光的所謂私募冠軍這類的,現在市場是真內捲啊,以前市場好的時候沒啥人會這麼直接狗咬狗的,所以我說,金融市場就是修羅場,你是什麼樣的人,往裡面一扔,就全都明白了。
總之好戲還在後面呢,我們不是什麼經濟學家,我們不死磕那些數據,感覺是不是把那些數據列一遍加英文在旁邊就很高大上很專業呢?
不盡然吧。
接下來有更多人要被洗出局。
只有退潮的時候才能看清誰在裸泳啊,挺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