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未來經濟局勢變化的一些看法

ZodiacTrader
Mar 28, 2023

--

近期從許多事件,我們都能明顯感知到中美之間的對抗已經到了全新的高度,從tiktok和美國國會激烈的交鋒現場,到全球龐大工業鏈開始外移,重組,再到沙特和伊朗關係緩和,這改變了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也在全球化的美國秩序下鑽開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破口。

中東幾乎是全球體系中最重要的一個戰略支點,得中東者才能真正得天下。
正是由於拜登決意撤出中東,直接產生了一個巨大的空白戰略窗口和機遇,才使得中東如今的局勢發生巨大的轉變。而中東局勢之間最關鍵的,莫過於沙特和伊朗之間的關係。

而這就是我之前反複寫道的新世界秩序,在混亂和衝突中,拉扯到最終形成的過程。

這已不僅僅只是美中之間的博弈,事實上,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以前所未見的方式展開,只是這場戰爭的格局的定義更加廣泛:
這場新世界秩序之戰的戰場包括金融;貿易;軍事;情報;科技;外交;聯盟;價值觀等領域,這種經濟超限戰最終將成為推動新秩序形成的最大動力。
從全球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
東西聯盟之間的構成已經逐步明確化,各個經濟體和國家都開始做了明確的站隊和表態。伴隨著半導體和重要資源的重新劃分,東西聯盟將逐步形成各自的”閉環”。隨著中俄關係的持續深入,這也意味著東西這兩大超級經濟集團的全面對抗時代正式開始並吹響了新世界的號角。

東西之間的全面對抗也伴隨著利益的重新劃分,這也是為何新加坡等這類具有特殊色彩的國家,會在中美之間扮演一個傳話者,調停者(也可以理解為兩邊討好的一個中間人),出於國家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來說,新加坡非常清楚自身的局限性和優勢,能夠在復雜多變的局勢下,充分利用其華人dna同時具備和西方溝通能力的優勢來做到左右逢源。
後者往往是現在這種複雜多變格局下的最優解。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
頑固的通脹在全球不斷蔓延,通脹甚至在一些依賴外部經濟環境的國家有愈演愈烈的跡象。這角度來看,比如說泰國,跨年的時候我在曼谷度過了近1個月時間,發現通脹已經非常嚴重。這兩天和東南亞以及日本的朋友通話,發現生活的產品,日常的消費,通脹已經嚴重影響到經濟體的活力以及不斷蠶食人們有限的消費力。

此時的美聯儲深陷一個巨大的困境。那就是higher or longer/ higher and longer? 對於決策者來說,如果輕易讓政策反轉,為了保住金融機構大範圍暴雷破產而選擇走向另一輪寬鬆,那麼恐怕後續的通脹將更為頑固,甚至於通脹將再度暴漲。那麼這就意味著我們或許正在走向一個潛在的全球範圍的大滯漲。

這邊講一個結論,其實經濟衰退,真沒有大滯漲來得可怕,這點我會在知識星球裡面發布文章詳細解釋。
滯漲在歷史上都是比較罕見的,但是一旦發生大規模的滯漲,問題就會更嚴重。

從軍事衝突來看:
越來越多的區域性衝突將持續爆發,隨著俄烏戰爭已走入尾聲。俄軍無力再度發起更大規模的進攻,得出這個結論是因為俄羅斯的財政不斷惡化。其主要的財政收入來源是油和天然氣的銷售。
這部分隨著歐盟的製裁再加上管道被炸了,現在這部分收入已經沒有了,那麼俄羅斯要持續對於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就必須依賴於中國的訂單。現在俄羅斯的戰損已經十分之高,如果拿不下來,對於俄羅斯的國力將是巨大的衝擊。畢竟俄羅斯的經濟嚴重依賴於能源貿易,其民營企業的活力非常低弱,俄羅斯的主體經濟和gdp來源都是國有能源企業,如果得不到我們持續的輸血,難以撐過今年的冬天。

對於普通人來說,有幾點建議:
1. 降低自身負債
2. 減少非必要消費支出。
3.趁大部分人意志薄弱,在經濟衰退中躺平的時候瘋狂學習,就能在機遇來的時候做好準備卷贏一些起跑線就比你強在爹媽的這些人上。
4.減少流動性差的資產配比,增加流動性強的資產配比。 。 。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