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東問題來理解美國的衰弱(中)
上期我們深入剖析了中東問題的一些歷史以及宗教背景,以為我們引出今天的結論做出必要的一些鋪墊。國際政治可以說是最複雜同樣也是最難以駕馭的一門學科。
再次申明本人並非什麼政治專家,也絕非盧克文式的想寫什麼爆文,然後引發情緒共鳴,個人僅僅只是分享獨立的觀察和論點,讀者沒有必要完全認同,我也完全支持讀者保有自己的立場以及看法。
但在理解這類的問題,還是要大量的去閱讀包括地理,宗教,歷史等信息,我們才能夠得出足夠客觀的結論。當然,最實際的是,如何應用在我們個人交易以及投資中,這才是最實際的。
不然這個就會演變成出租車裡廉價的小道消息以及政治探討,除了消磨時間外,對個人成長沒有太多的實質意義。
前文可以閱讀:
從中東問題來理解美國的衰弱(上)
在中東地區來說,大部分的信徒仍然算是遜尼派的。這也是敵視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基礎。而從結果來看,美國的撤軍對於其全球聲譽的損傷巨大。這種政策本質是一種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同樣的,這意味著美國在政策上來說更優先偏好保障本國的利益。
這也是其他的盟國最為擔心的,就是出了事,老大哥會不會管。
美國的利益建立在這個老大哥的戰略位置上,而美國的財富積累也源於傳統盟友的信任以及其在世界金融的重要地位。而維繫盟友關係,也是美國強大自身的重中之重。
雖然阿富汗的政府遠遠稱不上是戰略盟國,但是阿富汗被塔利班佔領並且重新執政對於美國的信用完全引發了國際社會的更強烈質疑。
美國的困境在於,如果將美國本土的利益優先,並且毫不在乎國際事宜。亦即是堅持”門羅主義過度擴張”或是保持戰略模糊的話,美國將損失自己的盟友的支持。當然這個過程是循序漸近的過程,而並非一天失去這個地位。
美國學者伍斯利(TheodoreS.Woolsey)曾總結,門羅主義包含三層意思:第一,它是一項政策宣示,是基於自利而非他利的理由而被提出和維護的;
第二,其法律上的合理性是基於國際法所承認的自衛權;
第三,當它與其他合理的自衛權相衝突時,它自身的合理性就應被弱化。
那麼輕易地介入他國紛爭中又會威脅到美國本身的利益,捍衛盟友的利益有時意味著要出讓甚至是犧牲部分自己的利益。
那麼究竟如何在前後者之間獲得平衡以及最優解?
ZZ從來就是談判,妥協和進退之間的博弈藝術。
中東的問題意味著整個阿富汗的行動是美國軍事行動,巨大的失敗。撤軍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整個阿富汗的軍事戰爭強行止損的行為。
這邊要先理解Taliban的定義還有這個武裝組織的由來。
塔利班,意思是神學士,是發源於阿富汗坎大哈地區的遜尼派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武裝組織。該組織最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包括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在內,都曾是坎大哈鄉村里的伊斯蘭教學者。該組織於1994年興起,自1996年在阿富汗掌權後,以嚴厲的伊斯蘭教法統治阿富汗。
而阿富汗之所以被稱為”帝國的墳場”則是因為蘇聯曾經在阿富汗也付出慘烈的代價。蘇聯耗費了近600億盧布。蘇聯原本非常地自信認為戰爭將在3個月內結束,然而這場戰爭持續了近十年。
而進攻阿富汗也是後來導致蘇聯解體的重要原因。
蘇聯決定將自身的意識形態輸出到阿富汗,因此不斷支持其激進黨,並且嘗試輸出其無神論的革命思想,後果是阿富汗人民完全無法接受被剝奪宗教的新任ZF,於是開始反抗並且最終驅趕了蘇聯。而這場戰爭的結局是長期的戰亂使得將阿富汗成為激進力量的溫床,而大批的知識分子以及精英和商人都離開了阿富汗,最終阿富汗迎來了今日的命運。
曾經繁華富有的阿富汗成為了今天全球最落後最貧困並且佈滿暴力,死亡以及悲傷的地方。
而即使在強如蘇聯的軍備支持下,蘇聯扶持的阿富汗的ZF軍仍然如同今日一樣丟盔棄甲做了逃兵。
諷刺的是,由於阿富汗有著各種不同部落的複雜宗親關係。
古老部落之間的敵對情緒和語言障礙,阿富汗各游擊隊難以形成擊敗蘇軍和阿富汗政府軍的統一戰略。這種狀況一直維持到1988年5月蘇軍開始從阿富汗撤軍,1989年2月蘇聯軍隊完全撤出阿富汗都是如此。聖戰者們普遍相信是自己導致了蘇聯垮台,本拉登曾聲明說”蘇聯的解體……歸因於真主阿拉的意志和阿富汗的聖戰者”。
而蘇聯也在沉重的財政壓力以及國際輿論壓力下逐漸失血,並為後續的激進政策付出了更為巨大的代價,最終導致蘇聯解體。
19世紀以來,大英帝國曾經在阿富汗發動三次戰爭。後面以英軍撤軍灰頭土臉收兵告終。
作為世界史上最有名的”帝國墳場”(the grave yard of empires),阿富汗自古即拖垮了無數帝國。從亞歷山大、成吉思汗、帖木兒到近代的英國、蘇聯與美國。帝國來來去去,唯有阿富汗屹立不搖。
征服者可以藉征服,打通興都庫什山的開博爾隘口,但卻永遠無法於此地長治久安。相較於古代征服者的馳騁而非常駐,工業革命後的帝國,試圖用新的軍事或交通技術殖民,都帶來更慘烈的失敗。
知歷史可以深入理解時代的興衰,阿富汗的歷史讓我們明白一件事就是如同TALIBAN,基地組織等這類激進力量,他們復仇或是敵視外來文明的核心思想不會改變。
他們一直以來的思想在於恢復並且複興一個全面統一的阿拉伯帝國,並且恢復往日伊斯蘭的榮耀,並且擁有自己的”哈里發”意味著建立”政教合一”的帝國,是所有的這些組織最核心的目的。而他們為了達到這些目的,可以將包括大英帝國,美國,蘇聯消耗在此直到他們衰弱直到撤軍為止。
而由於阿富汗本身特殊的地理位置,阿富汗天然地容易成為類似波蘭一樣的霸主戰場。這意味著各個大國處於利益的考量,都會在這裡扶持ZF或是反對勢力並且通過這樣的方式建立自己的影響力。而最終受傷的只不過是無辜的阿富汗老百姓。
因為他們不過是大國之間利益博弈的籌碼以及棋子而已。
而美國撤軍阿富汗的行為雖然從短期來看,對於其盟友以及國際聲譽都有一定損害,而從長期來看,這是一種對於長期軍事行動失敗的止損行為。它雖然看上去很糟糕,也的確很糟糕,但是卻是不得不做的事。
因為倘若美國在阿富汗持續駐軍,並且不計代價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最終只是加速美國自身的衰弱而已。
這點我會在最終篇文章做深入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