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交易】混亂的本質(上)
今後我將主要用灰岩國際諮詢這個號做更新分享,請大家訂閱我的國際諮詢的公眾號。並且可以點擊原文訪問新上線的網站:www.wentao.io
當我們提起黑天鵝本身,我們往往不能充分理解黑天鵝事件的本質。黑天鵝事件本身已經成為一個金融行業裝逼的必備詞。然而眾多投資者即使是意識到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
很多的交易新手來到市場中最難以適應的就是市場節奏的迅速轉變。比如多頭市場轉換成空頭市場,原本的牛市轉變節奏變成熊市。在這樣多頭擁擠的市場狂熱中,往往準確判斷市場拐點本身是非常困難的,這也使得很多的投資者乃至交易員甚至直接放棄擇時系統,轉而追求短平快,甚至是時間維度更長的長期投資以褥平波動率對資產管理組合的衝擊。
黑天鵝事件的概念更多是哲學性的,,作為純粹的概率學者,在沒有交易員的背景之下很難相信黑天鵝事件客觀且獨立存在。而經濟學家更多從滯後性的官方數據出發去後驗式的嘗試解答各種市場謎題。
\
舉例來說,1994年的LTCM長期資本倒閉。最大的債券套利商,同時也變成整個固收市場的超級巨無霸。龐大的本金連同巨大的金融槓桿一起最終擊沉了這間”所羅門”的遺產。而俄羅斯單方面的違約同樣導致了這場金融危機以及浩劫。
當一筆交易被認定為高確定性的時候。比如說”可轉債套利”甚至是其他看似高確定性,穩健收益的投資的時候,其被低概率黑天鵝事件擊潰的命運就注定了。
2010年的閃電崩盤甚至到大和號被擊沉。這些事物的發生超出作為人類的我們的客觀理解。當我們嘗試用概率學等工具去描述,我們往往無力於解釋這類事件客觀存在的可能性,因為這些厚尾事件天然存在於個體之外,我們難以將這類大型黑天鵝事件做一個歸因分析,或是概率學上的統計。
然而這樣的結論無疑回去擊毀無數華爾街中握有博士學歷,學遍各類編程語言以及高等數學,擅長做各種統計建模以及數學測算的高材生們。樸實的經驗論對於他們來說過於簡單。因此這部分天之驕子難以去接受這樣的事件客觀存在的可能性。
即便是金融機構本身,對於客戶本身也是盡量迴避此類話題。
為了讓客戶盡快敲定付款,這些高級的金融投行的銀行家有什麼說不出來的呢?他們的本質是業務,只不過他們的理論知識稍微地比房地產銷售人員高級一點。
我經常說,房地產是最具笑話的行業。一個人一輩子最重要的一筆款,往往都是交給一批各方面並未拔尖的銷售搞定的。而房價的高單價本身並未帶來租賃或是銷售行業的高端化,它本應成為一個高級的行業,然而它最終成了一個並不注重品質以及管理良莠不齊的行業。
當然,這就是人類的天性使然,人性自然地去尋求確定性和高概率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也在追尋黑天鵝事件的發生本身。
無論是法國大革命,還是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無疑都是這類事件的最佳典範。這類事件絕不僅僅只是存在於我們的經濟學101的教科書上,這類事物的內因天然地內嵌於任何一個緊密運作的系統和機器本身。
你是否有試過,電腦損壞,你難以發現任何底層的技術問題,而你發現重啟卻能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沒錯,人類的社會以及經濟系統就如同我們老舊的電腦一樣,往往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激烈的重置或是重啟。
正如同巨大冗餘的微軟操作系統一樣,它天然地成為了BUG的聚集處。而當我們把黑天鵝和系統本身這兩個概念做一個統一併且做更為深入的剖析。
當我們提到系統,我們就會提到崩潰。
當我們提到秩序,我們就無法迴避混亂。
這些事物的存在是哲學性的,是無需通過複雜的數學模型去演算或是論證其存在的,我們只需要做好預案,靜靜等待其發生即可。
因為火山終有一天會爆發,海嘯終有一天會到來,而太陽終有一天會衰竭。人類社會終究有一天會被重置,而人終有一死。
然而我們看到的是另一個結局。
就是金融機構非但是拒絕承認這樣級別的事件的存在,我們花了大量時間去證明它不存在,而並非開始去改革去強化我們系統的韌性,並且將這類的崩潰視為系統的一部分。
從形而上學的角度來看,福禍相依。如果我們不去理解系統本身我們就無從理解混亂性。比如說蝙蝠俠和JOKER之間的聯繫。 JOKER本身是秩序產生出來的混亂,而否定了JOKER就是否定了高譚自身。而蝙蝠俠也代表著高譚的一種秩序,而蝙蝠俠和JOKER之間就形成了某種相互依存依賴的終極關係。
無論是醫療行業應對突發的疫情爆發,還是航海家面臨波濤洶湧的狂怒暴風雨。我們最終都要有所準備,因為有所準備,故我們有所勇氣。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那麼我們究竟是接納系統本身的不確定性,還是去排斥這種不確定性,而這最終取決於我們自身最終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