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QE以及全球債務的真相
在上篇文章中我寫到關於魷魚游戲的生死博弈,以及人性的弱點。今天我們來聊聊這樣的”魷魚游戲”之所以被舉辦的原因。那就是韓國經濟社會中的高度債務化以及內捲化。
高度債務化是現代金融社會的特點,也是原罪之一。首先是不斷攀升的房價以及股價。下圖展示了QE以及資產價格之間的關係。可以明確看到西方經濟體進行了大量,多次的QE。
至2020年疫情爆發為止,如下圖所示:
倘若沒有QE,現在的實體經濟應該會陷入更加巨大的麻煩。而實際上的經濟內部的問題卻被不斷延後,不斷隱藏。
我們可以看到,自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美聯儲以及全球央行越來越頻繁大量,主動的介入並且干預經濟本身。全球經濟體的流動性從充足到過剩。然而這部分過剩的流動性並沒有流入到實體經濟中,或是增加實體企業本身的現金流以及收入,這部分流動性卻在地產以及金融,科技幾個板塊中流轉。
這形成了一種局面,那就是少數幾個盈利能力強的行業以及板塊的利潤冠絕群雄。同樣塑造瞭如同ELON MUSK以及BEZOS這種頂級富豪,以此犧牲的卻是成千上萬艱苦度日的快遞工或是流水線工人。
億萬級別的富豪的財富水平並未受到疫情的衝擊而減少,相反有大量的億萬富豪”因禍得福”,他們的財富水平在疫情爆發後不降反升,見下圖。
全球貧富差距水平正處於人類歷史以來的峰值。
QE和股市水平也有很大的關聯,下圖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時期的QE操作對於實際標普指數的衝擊和影響。
QE對於宏觀經濟的影響是巨大的,它使得整體經濟陷入一個更大的困境。首先QE無法真正挽救實體經濟,也無法給予實體經濟所需要的強力刺激。凱恩斯信徒所堅持的貨幣政策傳導鏈除了使得流動性變得更容易鼓勵金融市場上激進的投機以及大量的槓桿別無他用。
QE同樣扭曲了資產價格之間的傳導以及相關性,我們可以看到金融宇宙中過去適用的定理不再適用,比如經典的carry 套利策略,在零利率甚至負利率的全球金融體系中,日元甚至不再這麼便宜了。
各個經濟體最終選擇手術式的財政政策以及改革的雙管其下,因為改革就必須碰到”硬骨頭”以及”大老虎”,必然傷及財團的核心利益。而QE提供了一個廉價的藉口,一個迴避啃硬骨頭,直面利益群體的直接改革的過程。
QE最終成為了資本家的遮羞布。財富在QE的槓桿作用下看似被放大,事實上形成的是充滿著世紀泡沫的虛假繁榮。
我們看到的是如同賽博朋克中的內捲世界,越來越強大的跨國財團利益體,越來越弱小的個體,命運不斷被把持在巨型財閥的手上,QE成為了這種社會形態逐漸形成的最佳工具。儘管所有的執政者都會嘗試說服我們,數理化的公式有利於維持溫和可控的通脹以及逐步轉好的就業率。
如今的時代中,更富意義的指標是consumer debt(消費者債務)的指標。
這個指標遠遠比就業率更能夠反映出實體經濟的窘迫。
這個指標意味著工資收入遠遠不足以應付生活開銷,因此”充分就業”的個體同時被迫必須超額透支信用卡,花唄,甚至不斷延長自己的賬期以過日子。
疫情衝擊下失控的全球消費者債務水平達到歷史性記錄,如下圖。
這樣的經濟現狀造成了社會性的巨大後遺症。
年輕世代不得不面對比前輩所生活的更為內捲的經濟社會。
這意味著競爭將更加激烈,同樣的,收入也無法增加。
而房價和物價的雙上漲迫使這部分年輕人舉債度日。他們只能夠不斷超額透支手頭上的信用來換取有限的現金。而瘋狂的股市以及加密貨幣市場無時不刻誘惑著他們參與投機。他們夢想著和他們的前輩一樣,像持有房產一樣一夜致富。
當全球經濟步入去槓桿的階段。美聯儲不得不開始縮減報表,這不單是美聯儲官員的噩夢,也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噩夢。
它只意味著一點,Party is over.
恆大債務風暴僅僅只是開始,WINTER IS COMING.
於是最終這些年輕人只能走入地獄,走入為他們而準備的大型魷魚游戲 — — 現實社會。
全球的政策制定者以及精英非常清楚他們正在遊玩著什麼樣危險的把戲。這種由華爾街歷史已久的龐氏騙局最終的結局都是十分慘烈。
直到08年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前一刻,前美國財長Paulson仍然說道:
OUR FINANCIAL SYSTEM IS STRONG.\
和體制無關,這樣巨大而慘烈的經濟問題是全球性的。
意識形態無法改變其客觀的存在。
魷魚游戲的恐怖不在於參與者的死法,而在於其所反映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