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美國緊縮政策在1970年代造成「停滯性通貨膨脹」,今天同樣會重蹈覆轍

ZodiacTrader
2 days ago

--

在當前美國經濟學家和政策制定者關於通貨膨脹成因的辯論中,一個最持久且根深蒂固的問題是:今天的這輪價格上漲是否從根本上屬於「宏觀經濟」範疇 — 意味著這是由於總需求超過總供給所致。儘管記者和白宮的調查都發現,行業利潤膨脹和疫情影響下的供應鏈瓶頸是近期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但兩黨的高級官員仍然堅持認為,總體財政緊縮應該是首選的穩定工具。

「歸根結底,通貨膨脹是一個宏觀經濟問題」,奧巴馬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傑森·弗曼在《華爾街日報》上寫道。他將物價上漲歸因於2020年12月和2021年3月「規模過大且設計不當」的新冠衰退救助計劃。在《華盛頓郵報》上,克林頓政府前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將當前形勢描述為「經濟過熱」,原因是「財政刺激過度且貨幣政策過於寬鬆」。

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資深成員帕特·圖米(共和黨-賓夕法尼亞州)也呼應了這種解釋。他在11月底表示:「國會民主黨的極左政策正在推高美國人錢包中的價格。」他接著說,民主黨正在「推動一項數萬億美元的魯莽稅收和支出計劃,這將導致更多通貨膨脹並損害我們的經濟。」

如今,跨越意識形態鴻溝的有影響力的聲音,都在重複冷戰時期最常見於南方民主黨人、中西部小企業領袖和西部共和黨叛逆者的抱怨:持續的非國防相關政府支出和低利率會增加通脹壓力,進而破壞美國經濟和社會的穩定。正如已故的亞利桑那州參議員、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巴里·戈德華特在1960年代後期抱怨說:「我們經歷的通貨膨脹的關鍵因素是政府支出。」好萊塢演員羅納德·里根在1966年準備加利福尼亞州長競選演說時也說:「通貨膨脹的真正原因是政府支出。」

這種關於通貨膨脹的傳統觀點若是植根於歷史認知,那就是對上一輪嚴重通貨膨脹的保守診斷的潛在記憶 — 這輪通脹始於1965年越南戰爭升級,延續至1974年和1979年兩次進口驅動的石油價格衝擊。這種觀點認為,1960年代和1970年代持續的物價上漲從根本上是財政和貨幣政策「間接」宏觀經濟管理的錯誤,即政府支出過多且由於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借貸成本過低。

這種解釋當時是錯誤的 — 見圖1 — 現在也是錯誤的。

首先,從歷史和經濟角度來看,認為上一輪持續通貨膨脹是由國會在「社會計劃」上的不受控制支出推動的說法是錯誤的 — 這些支出包括非國防支出和政府轉移支付,如食品券、援助家庭兒童計劃以及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補助計劃。事實上,尼克松、福特和卡特政府採取的不同程度的緊縮措施恰好與加速的價格上漲同時發生。確實,在1970年代,我們今天所說的「社會基礎設施」支出的小幅增加實際上與通貨膨脹的緩解有關。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