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對於特斯拉,恆大和一些未來趨勢的觀點

ZodiacTrader
Oct 27, 2021

--

其實從財富榜上的變化就能夠大致知道未來行業結構的變遷。 Elon Musks取代了比爾蓋茨,還有貝索斯,雖然我們不知道小馬哥能夠持續多久,或是突然哪天又開始炒狗狗幣吸大麻,但是起碼資本市場結構的轉變可以說明一些情況。

沒有什麼比首富榜更直觀,能夠看出全球經濟結構的變化。
特斯拉在經歷之前的死亡期以及低潮之後,轉變為一家更具核心競爭力以及潛能的科技企業。加上高昂的油價以及全球碳排量的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從未像今天一樣充滿機遇。

作為保時捷的死忠粉絲和小車主,我們可以參照近期保時捷發布的新電動跑車Taycan,今年銷售額成為了保時捷翻倍利潤的重要來源。它的銷售量甚至直逼傳統的跑車911。越來越多的車商也開始引入HYBRID以及逐漸淘汰自然進氣的引擎,車企其實本身也在為未來的新能源趨勢做準備。

隨著高通脹的壓力,以及油價不斷攀升所形成的物價,以及越來越完備,越來越強的電池性能。電動車的發展將成為新時代的主流。當然無法一下完全取代傳統的原油車,因為充電樁的限制。但是今天我們開電動車,無論從立法框架,還是從基礎設施來看,都比數年前成熟了非常多。

這也意味著新能源的上下游是必須配置的資產類別和主題。
恆大的皮帶哥曾經在財富榜上赫赫有名,而現在上市四隻股票加起來市值蒸發了近1萬多億港元。現在基本上從整個形勢來看,恆大基本上只能勉強短期維持兌付境外發行的美元債。甚至可能動用到許家印本身的財富。

畢竟皮帶哥這麼多年,債務留在國內,留給銀行。企業帶著巨大的債務以及槓桿規模發展,分起紅來卻一點不會心軟。將企業大部分的利潤以及現金流全部分紅套現到自己的口袋裡。這也是為何如今恆大面臨如此局面的原因。
然而恆大遠非個例,這樣囤地舉債高速發展的房地產行業以及面臨前所未見的巨大挑戰。無論房地產稅究竟是零點幾個百分點,最終試點到各個地方ZF對於房價整個的抑製作用將十分明顯。畢竟這個是直接提升了持有大量房產的成本。有許多囤有大量學區房或是房屋資產的個人或是企業,在未來如果想要大規模套現,將越來越困難。

投資本來就是一件困難的事,不光是要看對經濟以及未來機遇的大趨勢,更加要去識別不同的風險來源以及事件。

我個人看好的產業,包括新能源,宇宙礦產和勘探,宇宙旅行團。
還包括了新型農業,人造食品等行業,都將替代傳統行業,逐步成為未來金融市場中的獨角獸。

茅台和房子作為曾經資產的硬通貨,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這個會讓很多曾經獲取財富的中產階級陷入更加深的焦慮。

那就是越執念,越要虧錢。

或是那種走夜路吹口哨的心態,明明心裡慌,但是絕不說,堅決拿著一隻股票,裝死套牢,逢人就說自己其實是價值投資。

而聰明的人現在早就套現走人。隨時準備賺取下一波來自新時代的巨大紅利。

曾幾何時,全國仍然處在房地產的瘋狂當中,有許多的經濟學家發出了警告,但是他們真的不知道這個宴席什麼時候會終結,而終結之日來到之時,曾經從房地產這個行業獲利頗豐的這些企業家,又會如何逐步退出歷史的舞台。

前幾年有朋友被挖去恆大,然後我就發出善意的建議,那就是可以去領工資幹活,但是千萬不能投錢在他們的理財產品裡,很遺憾的他並沒有遵循這樣的建議,他也並未如我建議在風險事件爆發前兌付這些應得的利息以及本金。 。

果不出我所料,恆大先後成立財富公司,不光只是在境外發行近200億的美元債,同時在國內也大量掏空國有製銀行的資產,基本上還是玩的那種”瘋狂加槓桿,債務留國內,財富放腰包”這種病態的,不可持續的資本擴張。這種擴張模式,經濟數據的下滑以及伴隨著滯漲的經濟現狀,必然爆破。

具體的經濟數據可以偷換概念,但是整體的經濟趨勢是很難作假,或是很難去忽悠人的。除非是特別對地產有執念或是信仰的。

同樣的現任美國財政部長終於站了出來,承認有通脹的存在。
當然現在很多大行的分析師不願意認同所謂滯漲的觀點。但是我們很快會看到類似的大幅市場波動以及更多的交易信號的產生。

未來是全新的大時代,風險和機遇並存。

當波動率來臨,我們是站在趨勢的對立面,還是放下執念,從善如流?
識時務者為俊傑,這是現在很多人還未能想明白的事。

不是只著眼當下的快錢,而是看到未來結構產業的巨大變遷和社會結構的巨大變化,這樣我們才能賺取趨勢的巨大財富。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