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本質| 穿越牛熊以及博弈遊戲

ZodiacTrader
Mar 10, 2021

--

今天這篇文章基本是寫給想要理解金融並且應用在實戰中的人的指引。
無論你是否是科班畢業出身,或是你的數學能力是否驚人,哪怕你只是一個高中畢業生,我相信這篇文章能夠給你創造價值,讓你們理解這個世界,拓寬你們的思維的局限。
遺憾的是很多人可能一輩子無法看透,因為思維的局限,傳統的應試的教育嘗試讓我們成為各個產業領域的專才,而或是螺絲釘,然而要真正在這個市場上賺到錢,你需要跳脫出作為一顆螺絲釘,一個機械組件的思維。
以下,我會帶著你們理解金融世界的基本要素,並且嘗試將這些最基本的要素(樂高)以及元件拼湊起來,建立一個宏觀的視野。
首先是經濟的思維。經濟是什麼,其實就是買和賣。股票也是買和賣。當多人買入,牛市就來,沒人願意來買全部賣出套現,就是熊市。而牛和熊,多和空,買和賣構建整個資本系統的底層。
同樣的你理解了買和賣,你就理解了商業行為的基本要素。
這個系統可以說是人類迄今為止最為精妙,設計最為巧為天工的一套系統。通過市場配置,通過買和賣,當你需要一顆蔥,你永遠可以選擇支付一個銅板,而不是處心積慮找遍家中所有等價物,知道找到對方需要,而你認為價值相當的交換物。
上述交易的過程就是我們的貨幣系統。當人民幣從央行的手裡”被創造”出來,這個貨幣的使命就開始了。
要簡單地了解何為貨幣,簡單理解河流(currency)。如果河流停止流動,那麼河流中的魚蝦就會死,整條河就會臭掉,而貨幣的使命,就是在參與交易的各個人手中之間不斷流動。
那麼貨幣如何流動?那就是基本的買和賣。
一家牛仔褲工廠需要從供貨商手中購置材料才能開始生產。當客戶委託的錢到達工廠手中,這筆錢同時也”流動”到了供貨商手中,作為稅收流到政府手中,所有的打工仔也獲得了手中的薪水,而工廠將牛仔褲交到客戶手裡。
這個客戶將牛仔褲上架到自己的品牌連鎖店中,加價賣出給它的消費者。
然而我們發現,單純的買和賣無法支撐整個擴張的經濟體,經濟體同樣有另一種行為,借和貸,而藉貸的本質,就是將未來的錢,或是你的個人信用或是財富為抵押,將未來的錢挪到今天使用。
既然貨幣是河流,那麼它有時候會乾枯,這個時候就需要持續的現金流或是請央行出手,提供更多的流動性。

那麼現在我們就理解了,借和貸,買和賣這些基本要素。
這也是市場經濟的核心要素,也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設計。因為市場以及私有化的設計能夠極大刺激我們生產的動力(motivation), 而蘇聯的集中力量,計劃經濟之所以失敗就在於這套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動力,激勵百姓生產。加上官僚系統的貪污,就容易導致經濟系統的失效。

因此美蘇冷戰最終蘇聯敗在了自己的計劃經濟手上,大量依賴於出口石油天然氣增加其外貿儲備的方式無法維持,一旦原油價格以及天然氣價格跌下,就難以賺到足夠的外匯進口足夠的生活物資。
因此人類的社會當從工業化時代後,產生了大型金融機構,股票市場,商品交易所,清算所甚至是中央銀行來”激勵”人類進行更大範圍的生產。而這些金融機構的使命,就是如同”潤滑油”一樣迅速配置資本和人才,並且組建更大規模的生產力。

於是我們熟悉的金融世界,股市,債市,匯市,商品市場,房市,衍生品市場就逐漸通過市場化結構的方式成為了所有國家的基本設施,而這樣的結構,無論你是哪種意識形態,這是人類商業文明的基本構成以及設計。
一個不斷螺旋上升,信用債務雙螺旋上升的經濟體,這也決定了這樣的經濟體是有其生命週期的。

股市提供了企業進行更大規模生產,專業化製造所需要的募資場所。
匯市讓有不同貨幣需求的貿易商彼此兌換貨幣,對沖金融風險。
商品市場讓不同的生產商得以對沖甚至是固定商品的成本。
債市使得更大規模的資本的流動成為可能,這些機構的”smart money”都通過債券市場,實現國際化的配置。
房地產市場同時作為蓄水池,當然這個話題可以延申,為防和諧這個就不多解釋。

清算所讓跨國的銀行系統能夠以極高的效率處理跨境的匯款以及資本行動。以上都是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基本設施。加上互聯網以及物聯網,本質是將人類社會轉化為數字信號以及數以億萬計的節點。
金融市場最終還是回到基本的要素。
買和賣,借和貸。
這裡開始講到何為經濟。
經濟就是配置,資源如何配置。

我經常在交易所講課用一個例子,就是想像一下你是一個遊戲玩家。
你的面前有一台機器,紅色按鈕增加/下降利率
藍色按鈕印錢/縮錢
那麼你的名字是美聯儲主席。
你只要亂按紅色按鈕,全球經濟就會崩給你看。
藍色按鈕雖然爽,但是按多了會變成委內瑞拉。
那麼這個機器有個閾值。就是通脹得在2%周圍上下,如果亂按按鈕,就會觸發破2%,然後機器管理失當就會導致精密的商業社會崩潰。這個機器叫做央行(CENTRAL BANK))
進一步想像一下,每個國家都有一台這種機器。這些機器最終還是會看主機器的運行來做出自己的決策,那麼這個主機是美聯儲FED,也就是說所有央行里美聯儲的影響最大。

事實上學習經濟學,學金融到底有什麼用,那就是去理解,這個叫做美聯儲的機器會和世界的經濟體產生什麼樣類型的聯動。因此理解美聯儲的行為以及信號,直接反應就是股票大漲或是大跌。
因此簡單來說,不懂得擇時看大盤的,都是不會看美聯儲”臉色”的交易者。
那麼我們學習經濟學,其實就可以應用在交易中,提前預判不同的資產價格信號。並且通過在市場實際操作來獲得收益。
理解了宏觀經濟,就理解了高位者配置資產,他們統治世界的思路。真正跳脫出群羊烏合之眾的思維。

緊接著再講講交易的思維。

當我們理解了經濟的本質,買和賣,借和貸構成了經濟系統的基石。現在我們來理解博弈。
在現實的交易博弈中,不一定都是零和博弈(zero sum game)
有時是負和博弈。
Everyone loses and only few win.
想像一個積分制遊戲。
你的生存資源全部係於你擊敗對手,或是勝過聰明對手所取得的積分。
而這個積分被稱為”資產(Assets) “ 在這場遊戲中,你隨時可能被比你聰明的對手設套擊敗。

而你要想辦法預判所有對手的出牌,底牌,以及策略並且擊敗他們。獲得他們手中的”Assets” 這就是投資遊戲,這也是交易遊戲。
當然很多人認為價值投資,就不是博弈。

那麼我在這裡就要問,你所投資的所謂價值公司,不也是和其他競爭對手比賽最終脫穎而出的競爭對手嗎?
即使你在購買基金,你的基金經理也同時和其他的基金經理競爭,因此,金融遊戲的本質還是博弈,無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直接還是間接參與這場遊戲。
即使你今天只是一個非常無聊,收入非常穩定的公務員,從來不參與交易任何資產,你也同樣是這場遊戲的參與者。
你所有存款都會收到通貨膨脹的影響,以及零利率的影響,你所辛苦賺取的財富也不過是逐年稀釋,逐年遞減。

當你理解了金融世界的本質,你才能穿越牛熊,你才能以更高的思維維度去理解我們當下所生存的世界,並且嘗試在這場生存遊戲中獲得屬於自己的競爭優勢(edge).我們每個人都要參與競爭博弈,因此不如提早skin in the game.

當你有足夠高的思維維度,那麼你就擁有更多的生存優勢,你就能為自己創造更多價值。
這個知識星球的建立在於建立一個足夠嚴肅,擁有博弈思維和實戰技巧兼具的學習社區。通過學習經濟學,宏觀,量化以及各個流派的知識點並且融合成屬於自己的交易以及思維體系。歡迎加入。

--

--

ZodiacTrader
ZodiacTrader

No responses yet